车企价格战白热化,供应商“年降”压力山大,后市场盈利成救命稻草
随着车企之间价格战的愈演愈烈,供应商们也被卷入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。近日,比亚迪和上汽大通汽车有限公司相继向供应商提出降价要求,引发了行业的广泛关注。
对于供应商而言,“年降”已经成为他们每年必须面对的难题。大型、品牌型供应商在产业链中尚有一定话语权,但部分小供应商为了保住市场份额和汽车后市场盈利,只能无奈选择降价。
比亚迪方面在邮件中明确表示,为了增强比亚迪乘用车的竞争力,需要整个供应链共同努力,要求供应商从2025年1月1日起降价10%。而上汽大通汽车有限公司也向供应商提出了降本10%的目标。
对此,比亚迪集团品牌及公关处总经理李云飞回应称,与供应商的年度议价是汽车行业的惯例,他们基于规模化大量采购,对供应商提出降价目标,并非强制要求,双方可以协商推进。
然而,供应商们对此却表示压力山大。他们透露,车企在谈判过程中往往会系统性地进行考量,根据供应商的降价措施给予更多份额。但这也意味着,如果供应商不愿意降价,可能会失去更多的订单。
某轮胎供应商的相关负责人胡卓表示,对于大型、品牌型供应商来说,车企的议价空间较小,签订的合同更像是对赌协议。而中小型供应商则更加倚仗主机厂,他们更看重汽车后市场的盈利,这也是他们宁愿低利、亏本也要和主机厂合作的原因。
据界面新闻报道,多家汽车供应商表示,目前5%的降本比例属于零部件领域的中位数。而盖世汽车“供应链降本”行业调研数据显示,有近74%的行业人士表示,相较往年,2023年车企提出的降本要求明显提升,有超半数企业被要求“年降”幅度在5%到10%。
面对来自车企的压力,供应商们往往会向更上游的供应商转移压力。然而,越在产业链的上游,降价的空间就越小。有的供应商已经很难向上游继续传导压力。
在受访的车企供应商中,现在多数处于盈利状态。但多家供应商负责人也表示,他们担心行业未来的情况。车企之间的价格战越来越激烈,供应商已经趋近于挣钱和亏钱的盈亏临界点。
部分国产汽车配件出口到国外,但受关税等方面的影响,明年部分企业可能会选择把赛道切回到国内。大量的供应或导致汽车零部件的价格降得更低,中小型供应商想要生存下来会比较难。
已有在全球处于头部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博世集团宣布裁员。博世发言人称,汽车行业正面临严重的产能过剩,竞争和价格压力持续加剧。
随着车企之间更大规模的价格战一触即发,供应商们明年的生存状况将备受关注。他们需要在降价与保持盈利之间找到平衡点,而汽车后市场的盈利或许将成为他们的救命稻草。
声明:本文图片、文字、视频等内容来源于互联网,本站无法甄别其准确性,建议谨慎参考,本站不对您因参考本文所带来的任何后果负责!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,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根据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》,如果我们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,请及时与我们联系,我们会做删除处理,谢谢。